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重庆有一位84岁的老人,从学校退休后创办了忘我古旧书屋,免费把几万册图书给市民借阅,一做就是10年。
这位老人叫王泽萼,他淘书藏书的经历可以从上个世纪60年代说起。有一天,老人看到一个菜农拿着一本民国时代出版的《辞海》,随手撕下书页来包菜,他觉得十分可惜,就把那本书换了过来。
从此,他开始了去各地淘书的生涯,旧书摊、废品站、茶馆,只要能淘到书的地方都有他的身影。他从那些被废弃的旧书里找出有价值的,买下来,背回家,整理、收藏。退休之后,老人办了一个书屋,免费和市民分享。时间久了,老人爱书的声名在外,还会有人慕名捐书给他。现在,老人的藏书已经超过十万册。王泽萼老人说,想活到一百岁,把这件事再做个十几年。
一个人、一辈子、坚持做好一件事的故事,总是能够打动我。而这位老人身上,除了令人敬佩的精神,我还看到了一种责任感。
其实,同样是收“旧物”,我们听到更多的是另一种故事。比如,几十年前有人在农村收旧书画和老物件,到现在有很多都价值不菲。这样的人是有眼光和生意头脑的。
但王泽萼老人不同,他是怀着责任感去做这件事情的。老人收书的动机不是“未来可能有很大的价值”,而是“这些书被当成废品就太可惜了”。毕竟谁也说不好,也许这本书是流传下来的最后一本呢,如果任凭别人把它当废纸扔了,就再也没有了。而后来,老人把这些书免费借阅给市民,就有了超越个人爱好和收藏的意义:他是文化的传播者,和更多的人一起分享这些书的价值。
这让我感同身受。
很多小伙伴都知道我喜欢树,在三生,工厂不只是工厂,还是美丽的园林。有时候,看到一些很有艺术价值或者潜质的树,由于养护不专业或者无力经营而每况愈下,我就会觉得有责任把它们收过来。我会去尊重这些树的天性,用心养护和培育它们,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样独特的美。
能把这样的价值和文化传承下去,不正是给我们的生命赋予了更大的意义吗?
特别声明: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QQ:50376947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