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
早在2011年就成功赴港上市的天福开曼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福茗茶),转年就出现了业绩下滑,刚刚过去的2015年,更是创下新低。
数据显示,天福茗茶2015年的收入由2014年的16.89亿减少10.1%,至15.18亿元;毛利率由62.2%下降为61.4%,净利润几乎拦腰斩,由2.7亿元下降45.8%,为1.46亿元。
“业绩惨淡。”一同样从事茶业生意的行业人士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说,这两年大的经济环境不好,实体经济均面临发展瓶颈,业绩下滑也属正常。
但坏消息是,“天福茗茶正在通过传销的方式赚钱。”一位不堪骚扰而将朋友拉黑的茶业销售人员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说。
据他介绍,从事“传销”的“天福人”,属于另一个与天福茗茶有关的公司。该公司的员工不仅仅卖茶,还卖化妆品等其他产品。虽说是直销,用的却是最老套的路子,拉人头,每人交几千块后成为其会员,会员再发展会员……甚至还拿一些福建的茶冒充台湾乌龙茶。
上述销售人员所说的公司是天福天美仕(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天福天美仕)。据该公司的客服人员在电话中介绍说,天福天美仕是天福(天福茗茶)全资投资的子公司,天福在传统行业、用的是传统的经营模式,而天美仕是以直销的模式来开展业务。
该客服人员还表示,天美仕除了销售天福茗茶的茶产品,还销售保养品、保健食品、护理品,厨房用具等。
新金融观察记者查询得知,天福天美仕确实是一家拥有直销牌照的公司,其拿到直销牌照是在2013年,可是商务部的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的直销产品是化妆品类,茶产品并不在列。
虽然,直销企业超出规定范围卖产品已属常见,可通过这一渠道销售的天福茗茶,是否也会纳入其上市公司的销售业绩就不得而知了。而2014年,天福茗茶的业绩增长是否与此有关,颇具玩味。
在前述销售人员看来,这是天福茗茶为了改变其业绩下滑的现状,“不得不采取的刺激办法,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天福茗茶的盈利能力。”
更重要的是,天福天美仕涉嫌传销一事,已被媒体分别在2011、2013年、2014年予以曝光,可如今,“其依旧在以直销的名义,做着传销的事儿。”
亟待盈利
另一个坏消息是,关店。
杭州沃穗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截止到2016年3月11日,天福茗茶自有及第三方零售门市及专卖店,共计1311家。而天福茗茶的年报显示,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其门店数量是1333家,截止到2014年年底共计1374家。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天福茗茶已经关了63家门店。
关闭盈利能力不好的店本属正常,但这一现状显然是天福茗茶始料未及的。
据媒体公开报道,2011年,天福茗茶上市之初,其企业高管曾表达过有关企业未来的蓝图,其不仅要与星巴克比高低,并期望未来5年内,借助资本杠杆将门店翻一番。当年,其自有及其第三方零售门市专卖店共计1207家。
等到2016年结束时,恰好是该公司上市5周年。参考上文中的数据,以及2016年天福茗茶还想调整销售网络的情况,其门店数量很有可能在今年回到上市之初。
相较而言,天福茗茶的业绩压力更大。其2012年、2013年业绩,较前一年都在下滑,只有2014年有所提升,可2015又出现下滑。
“天福茗茶,在业内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企业,懂茶的人,较少买他家的茶,当然这些人都有自己的购买渠道。”一位曾经的连锁茶企店长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说。
据他介绍,天福茗茶有其自身优势,在大陆,以连锁经营的方式卖茶,也属“前辈”。它弱化了茶叶产地的概念,将重点放在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销售终端,采用委托加工的方式,啥好卖,卖啥。与此同时,因其连锁店的规模化,以及早期对部分会议用茶的“赞助”,让部分消费者很快认识了“天福茗茶”这一品牌,也打开了商务送礼的市场。
只是,在中国大陆,“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过去。何况,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虽然,委托加工在行业内也算正常,但天福茗茶却因此深受"超标"之苦。在其成为上市公司这几年,几乎隔段时间就会被媒体曝出"某某超标"的新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天福茗茶的生意。人力成本和店面运营成本的连年递增,就更不用说了,好在他们的部分物业是自己购买的。”前述行业人士表示。
前述店长表示,天福茗茶业绩下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三公消费影响下的礼品消费。毛利更高的高端产品不好卖,亲民的又赚不了多少钱,就连其茶具销售都深受影响。看来,在天福茗茶上市的第五个年头里,且不说如何实现愿景,为了摆脱业绩压力,天福茗茶都得想想新招数了。
就有关业绩下滑、关店以及其与天福天美仕之间的关系,甚至未来策略等问题,新金融观察记者发了采访函给天福茗茶,但截至发稿,没得到回复。
特别声明: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QQ:50376947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