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剑指涉农传销前夜,全国已有超过23万起类似案件。当我们在城市CBD讨论私域流量裂变时,农村传销正以更野蛮的方式收割着中国最脆弱的群体。

上海何某某案中,燕麦收购协议成了传销工具,1万农户签订的"一亩田"套餐,实则是将老人们的棺材本化作金字塔尖的玛莎拉蒂车标;而禾元农场传销案中,禾元农场打着"智慧农业"旗号,让五万人用养老钱"认养"根本不存在的黑猪。
这些案例里,传销者深谙乡土社会的运行密码:用政策外衣包装骗局,借乡邻信任编织网罗,靠科技概念制造信息差。
银发金矿里的血色镰刀在挥舞,信任已在崩塌!
1
当我们惊叹于私域电商118%的年增速时,不会想到在四川大凉山,某个名为"健康守护者"的微信群正上演着更高效的转化。群主是村支书的侄子,每天分享"量子能量床垫治愈糖尿病"的视频,88元会员费即可获得发展下线资格——这种链动2+1模式,让留守老人同时成为消费者、销售员和活广告。去年被捣毁的"夕阳红养生集团",正是利用社群裂变三个月吸纳13万农村会员,涉案金额达4.7亿。
功能食品领域更成重灾区。调查显示,62%农村老人将"增强免疫力"的固体饮料当作药品,而某款售价1980元的"石墨烯磁疗枕",成分表里只有荞麦壳和磁铁片。这些产品通过KOL打造的"养生专家"人设,在视频号直播间营造紧迫感:"最后三单!国家保密配方!"
当城市白领在私域享受定制化服务时,农村老人收获的只有印着错别字的"健康证书"和永远占线的400电话。
这些不谙世事的留守老人,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
2
在湖南浏阳试点"反传销信用村"前,当地黄桃合作社曾濒临崩溃——老人们把卖桃钱投入"光伏土地项目",结果连桃树都被抵押。
这种荒诞背后,是劣质资本对银发经济的疯狂透支。
当正规企业需要三年建立品牌信任时,传销组织只需三场线下会销就能卷走整个村庄的积蓄。2024年功能食品市场5.8万亿规模中,有机构估算灰色地带占比超35%,而农村市场退货率不足城市十分之一,不是产品过硬,而是老人们根本不懂维权。
更可怕的"冥币效应"正在显现:某正规药企的辅酶Q10胶囊,因拒绝参与"买十箱送原始股"的私域分销,反而被老人质疑"肯定是假货";真正具备临床验证的NMN产品,敌不过朋友圈里"诺贝尔奖团队研发"的三无保健品。当科学话语权让位于营销话术,产业升级就变成了向下突破底线竞赛。
3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严厉打击涉农传销"写入最高规格三农政策,公安部同步部署"银盾行动",要求每个乡镇配备专职反诈民警。但法治利剑需要更精细的落点:当某地查获的"云养殖"案件中,主犯仅判六年,而老人们却要终身背负"贪小便宜"的污名化标签时,正义的天平仍需校准。
更深层的治理在于重构信任生态。
中粮集团试点"保底收购+分红"模式,让农户看见土地的真实价值;浙江推行的"孝心积分"制度,子女教会父母使用反诈APP可兑换医保补贴。这些实践证明,当正规军带着真金白银和科学技术下乡时,传销组织的生存空间就会被挤压。
4
站在2025年的春天回望,那些被骗光积蓄的老人,何尝不是中国直销业丢失的最大蓝海?数据显示,农村健康消费市场年增速达城市2.3倍,但现有产品适配度不足40%。
在一次电视节目中,我曾听到最心酸的质问来自陕西农民李大山:"电视里专家说要补叶黄素,可俺们连白内障手术钱都没有,买那劳什子干啥?"
当我们谈论守护老人时,须知道保护老人不是慈善施舍,而是重建产业逻辑的战略选择。
当某乳企推出"以奶换药"计划,允许用空药盒抵扣奶粉费用;当保险公司开发"防骗意外险",将反诈宣传植入理赔流程;……这些创新都在证明,银发经济完全可以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生。
结语
在古徽州的祠堂里,"老吾老"的训诫已铭刻六百年。
今天这场守护战,既需要公安部的雷霆行动,也需要每个儿女教会父母截图举报;既需要科学家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也需要企业家把利润留在乡村车间。
当某天,王秀兰们不再需要攥着存折发抖,当"云养殖"变成真正的智慧农业,当功能食品包装上印的不再是英文缩写而是乡音解说——那时的中国大地上,银发经济的金矿才算真正拂去血色,露出文明的本真。
当每一棵禾苗都能在阳光下生长,每一分养老钱都找到安心之所,那些曾挥舞镰刀的阴影,终将被时代的麦浪吞没。
几缕炊烟下,那些躬耕一辈子老人家们,都是生机盎然的人民。
特别声明: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QQ:50376947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