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至17日,受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FANS)委托,由中国营养学会承办的第十四届亚洲营养大会在成都举办。这一营养学界的国际顶流盛会继1995年后,时隔28年再次来到中国。
本届大会围绕“可持续营养助力未来”主题,设9个主旨报告、10余场专题报告、5场青年报告,有来自包括20多个国家的近200名学者提交报告,其中国外报告人占40%。大会聚焦国际最新热点营养问题,如食物与营养、营养与可持续发展、公共营养与健康、全生命周期营养等方向展开学术交流与讨论。
本届大会,中国营养学界分享新知、凝聚共识、推动创新,诸多研究成果和学术突破发布,其中包括新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国居民早餐营养健康模式》等。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致辞
第十四届亚洲营养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主席Hardinsyah,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和营养司司长Lynnette Neufeld,安利(中国)市场部副总裁及亚洲科技创新中心副总裁陈佳等出席会议。
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FANS)成立于1973年,每四年组织召开一次亚洲营养大会。中国于1985年加入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目前是其副主席和候任主席所在国(2019-2023年),此次会议后,中国将正式成为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主席国。这是我国营养学术界进一步走向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的重要标志之一。
食养是良医 《中国居民早餐营养健康模式》发布
我国成年高血压患者数量高达2.45亿,血脂异常人数超过4亿,高盐、低谷物、低新鲜水果摄入,是中国居民三大饮食“杀手”,因此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死亡率在世界人口前二十大国中位居首位。
“食养是良医”分论坛中,来自中国、荷兰、印度、泰国及韩国的学者,分享了食药物质、健康膳食模式在各自国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亮点,为“食养是良医”提供了丰富系统的科学依据。杨月欣表示,《黄帝内经》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食养作为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之一,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并传承至今。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孙桂菊教授接受采访
平衡膳食和充足营养是人人健康之基,合理膳食和健康生活方式是慢性病防治的主要手段,治疗膳食和营养支持可为疾病治疗提供支持。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孙桂菊教授介绍,我国居民如维生素A、维生素B2、锌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比较普遍,食物吃得营养了、平衡了,本身就是一种“良医”。与会专家纷纷表示:“食养是良医”,是对科学食养理论的总结升华,对合理膳食行动做出有效指导,对健康中国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石,早餐是一天营养获取的开始,也是合理膳食主动健康的第一站。中国营养学会合理膳食工作专家组,在纽崔莱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支持下,编写了《中国居民早餐营养健康模式》,指导公众重视早餐营养,通过吃好每日第一餐,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健康水平。
陈佳介绍,我国居民对早餐营养重视不足,超过一成的人群做不到每天吃早餐,近九成人早餐品种单一,且相当一部分人蔬菜水果和奶类摄入不足,早餐质量不高,营养摄入不够、不均。这会导致全天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降低大脑兴奋性,导致精神不集中,思维迟钝、躁动等,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长此以往,会增加胃炎、胆结石、肥胖、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中国居民早餐营养健康模式》发布
《中国居民早餐营养健康模式》提出:
早餐食物量应占全天食物总量的25-30%,能量供给与中晚餐相似;
要保证食物的多样性(至少四类品种以上)。快捷、方便和营养的早餐,应该包括谷物主食1份、奶类鸡蛋等食物1份、蔬菜和水果各1份:要特别注重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等的优质食物;含有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合物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富含益生菌的食物;保障营养物质互补、充足和全面。
多选高营养密度的食物,少选油炸、腌制类食品及糕点等高油、高盐、高糖食品。
为预防我国居民慢性病发生发展,倡导居民从“吃饱”“吃好”到“吃出健康”逐步转变,今年初,国家卫健委印发《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2023年版)》《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4个食养指南,鼓励居民合理搭配日常膳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新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面世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以下简称DRIs),是为满足不同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的中国居民营养需求而制定的权威工具书,包括各种营养素的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等。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发布
上一版DRIs自2013年开始使用,于2020年8月启动修订。2023版DRIs基于科学性、延续性、专门性、目的性四大基本原则,纳入了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营养素和其他膳食成分在功能、评价、需要量、安全性、慢性病预防、以及更多以中国居民为研究对象的新研究结果,对包括能量、营养素及其他膳食成分的20个年龄组、及孕妇乳母的不同参考摄入量共70余个营养素和其他膳食成分,进行了修订与确认。
2023版DRIs在相关概念和数值制定程序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制定和修订了中国人群在年龄分组、体重代表值、母乳成分参考值等方面的重要的基础参考数值,整书从编写框架、格式体例上,更加突出了以数值为中心的工具书定位,成为我国膳食及营养科学界的权威新标准。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常翠青教授接受采访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常翠青教授介绍,2023版DRIs最大变化之一,是营养素推荐摄入量:为了更好满足不同年龄段需要,设立了20个年龄组,如12岁之前每一岁就是一个年龄段;另外,膳食成分中预防慢性病的SPL值(特定建议值),由旧版的6个增加到13个。
杨月欣介绍,2013版DRIs 修订完成和2023版DRIs出版发行,是落实国务院《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重要工作,对于制定国家营养健康政策及其重要技术指标、食品营养标准、营养支持和干预、膳食调查指导和评估、新食品研发,以及保障国民健康和膳食营养素合理摄入具有重大意义。
安利基于累积89年的植物选种育种、有机种植、有效物质和作用机制阐释的全链条研发经验和成果,作为业界代表支持中国营养学会进行2023版DRIs修订。陈佳表示,安利借助全球科学合作网络,为修订工作提供多方位支持: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分享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DRIs修订进展情况以及最新科学证据;设立植物功能成分与健康研究专项基金,鼓励植物营养素健康价值(包括预防慢性病)研究;发力营养素在生理功能、营养状况评价等方面的基础科研,提出更适合我国居民的营养素摄入量。
“植物营养素”成高频热词 为慢病抗衰增添砝码
大豆异黄酮、番茄红素、类胡萝卜素、姜黄素、茶多酚……这些都是科学界已发现的植物化学物,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豆类等植物性食物中。科学研究证实,许多植物化学物对健康维护十分重要,主要生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调节免疫和降低慢性病风险,营养学界将其称为“植物营养素”。
2013版DRIs,首次纳入了10余种具有生理健康作用的植物营养素。2023版DRIs,增加了具备科学证据的植物营养素新面孔,如甜菜碱、海藻多糖、枸杞多糖等。
作为营养学界新兴的研究领域,“植物营养素”成为本次大会高频热词。国际植物营养素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的学者,围绕植物营养素改善中老年血脂异常、对轻度到中度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影响、以及免疫和炎症反应等做出专题报告,探讨植物营养素在延长健康寿命及促进老年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
安利亚洲科技创新中心、安利(中国)市场部副总裁陈佳接受采访
抗衰是人类的永恒话题。今年国际顶级期刊Cell首次提出细胞衰老的12大标志,震撼了科学界,为全球抗衰研究和产品开发明确了方向。陈佳介绍,安利基于植物营养素安全性、量效关系、作用效应靶点、多种植物营养素相互作用关系的长期研究,针对基因组不稳定、细胞衰老、线粒体受损、慢性炎症等12大衰老标志,结合多项植物抗衰小分子专利,将于年内推出一款抗衰新品。这款产品,包含槲皮素、花色苷、鞣花酸、芦丁、没食子酸多种植物营养素,在细胞层面精准作用关键靶点、再到表征器官、再作用于整个身体机能,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功效。
万千草木,蕴天地灵秀。安利纽崔莱已经走过近90年的植物营养研究和开发历程,依托全球研发体系和国际合作资源,与中国科学机构深度合作、以现代科学方法挖掘和认识植物的健康价值:与中国营养学会合作探寻植物营养密码,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合作建立中国药用植物联合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立功能性植物育种联合实验室,从植物原料的优选优育、方剂创新,到深耕基础科研、促进成果转化,为消费者提供富含植物营养素、安全有效、可信赖的个性化营养健康方案。
特别声明: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QQ:50376947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