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规模减税降费,对中国制造业可以说是及时雨,这个红包大得有点超出我的预期。”全国人大代表、康恩贝董事长胡季强在聆听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倍感振奋。
药品企业专注制药业37年,胡季强见证了医药行业的深刻变迁。作为医药界“老兵”,胡季强参加今年全国两会,可谓是做足了功课,从优化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到医保支付标准改革,再到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乃至建议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推广“垃圾革命”“洗衣革命”……胡季强已将履职建言的视野从医药行业扩展到更广阔的民生领域。
胡季强耕耘的康恩贝“品牌森林”,在大品牌大品种、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两项工程带动下更加枝繁叶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打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工程的‘组合拳’,整合更多资源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胡季强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打好创新发展“组合拳”
2018年是康恩贝大品牌大品种工程实施的第二年。尽管2018年度成绩单尚未发布,不过前三季度的业绩高增长已预示了全年的好成绩。
2018年前三季度,康恩贝实现营业收入53.94亿元,同比增长42.57%;实现净利润7.67亿元,同比增长26.27%。其中,纳入大品牌大品种工程项目的品牌及产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9.41亿元,同比增长52.25%。康恩贝打造的“十大品牌”几乎实现全线增长。
胡季强向记者表示:“大品牌大品种工程是公司长期持续的工作主线。我们有信心今年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与此同时,打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工程的“组合拳”。
胡季强毫不讳言康恩贝在化学药、生物药创新研发的相对落后。“尽管我们也投资了一些项目,但目前还没有新药产品注册上市。因此,康恩贝正在加快脚步补上创新药这一课。”
康恩贝去年2月启动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包含三大子项目,即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大品种二次开发、重大科技创新规划。随着工程推进,康恩贝将进一步形成现代中药与植物药为基础、特色化学药制剂为支撑、生物药为补充的产业格局。
胡季强认为,仿制药行业在一致性评价等政策作用下将加速洗牌,这也是康恩贝的机会。未来,公司将与国内外具有先发优势的仿制药研发机构合作,力争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在仿制药竞争中取胜。据了解,目前康恩贝阿莫西林产品已经率先通过一致性评价,还有十几个品种一致性评价工作仍在推进中。
在大品种二次开发层面,康恩贝规划启动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多个中药创新药的研发项目。胡季强告诉记者,康恩贝仍将以现代中药及植物药作为基础,但未来公司的中药业务将不局限于中成药,而是从预防、治未病、保健、治疗及康复的全过程关注产品发展。
“无论中医药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会发挥自身优势,整合更多资源推动产业发展。”在胡季强看来,一些企业不看好中药发展环境,反而是中药产业的机会。
此外,随着新药审批提速,公司参股的嘉和生物已进入三期临床的单抗新药和PD-1等重点产品也有望在今年进入注册阶段,标志着康恩贝在生物创新药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胡季强表示,康恩贝将从两个角度加大创新药研发,一是瞄准国际前沿的技术品种,通过国际合作进行项目引进;二是从中药中寻找创新药物成分,对有效成分进行研究,开发新的中药、植物药或化药,从中有可能研发出完全属于中国创新的新药。
为中医药健康发展护航
深耕现代中药及植物药几十年,胡季强对中医药怀着满腔热忱和敬畏之心。
近年来中医药行业遭遇了一些困难和困惑。
据中康资讯公开数据显示,在等级医院(二级以上),中成药占比从2014年的19.1%下降到2018年的16.8%。工信部数据显示,中成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在医药工业占比也逐年下滑,与《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在2020年中药产业占医药行业产业的比重达到30%”的目标越来越远。
与此同时,中医药法颁布两年来,业界期盼的相关的评价体系未及时出台,而且随着我国的药品审评制度逐渐向国际标准并轨,与中医药理论和发展规律渐行渐远,审评标准的“西化”让中医药的研发陷入较为尴尬的境地。
根据国家药监部门发布的药品审评报告,2012年至2017年,批准上市的中药分别为37个、27个、11个、61个、2个、2个,而同期批准上市的化药(含生物药)分别是588个、389个、486个、290个、204个、492个。
胡季强认为,中医药发展存在的问题还包括:中药行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中医院(科室)在医疗卫生体系中的比重及投入不足,中医人才匮乏,诊疗水平明显下降等。
“这些困难和困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在医疗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地位,影响了中医药在百姓心中的认知,影响了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胡季强建议,要真正落实“中西医并重”的政策理念,充分认识中医药的临床价值,推进中医药临床路径制定工作,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同时,药监部门尽快研究制定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审评审批体系,把制订《中药注册管理办法》纳入修法计划,启动中药上市后再评价工作。
胡季强还建议,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牵头,协调药监局、中医药局、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开展“中药材生产流通使用整顿”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切实从源头上保障中药的质量安全和疗效。
特别声明: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QQ:50376947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