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是80后、90后,媒体也很热衷于报道这样的消息,翻阅一下近几年的新闻:
《70后、80后、90后,哪些创业者更靠谱?!》
《中国创业报告:80后是主力军 90后兴趣最低》
《浙江“创客”越来越年轻:平均36岁,80后近半90后增多》
《90后海归已撑起半边天 创业追求理性发展》
《那些90后网红创业者如今该退场了吗?》
有追捧、有质疑、有观望,各种声音,莫衷一是。
两年前,我曾经写过《90后真的靠谱吗?》和大家分享过我对年轻人创业的看法,今天我依然认为:靠谱不靠谱,与80后、90后这些年龄的标签无关。
今天之所以旧话重提,一来是这个暑假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颇有感触,二来是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要从100年前的80后和90后说起。
100年前的大师们
(青年鲁迅 图源:网络)
100年前,也就是1918年,《新青年》杂志上刊发了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作者是大名鼎鼎的鲁迅,出生于1881年。而这份杂志的创办者陈独秀出生于1879年。那个时期,中国大地上开展着一场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其中的代表人物,李大钊出生于1889年,胡适出生于 1891年,钱玄同出生于1887年,周作人出生于1885年。还有很多我们耳熟能祥的名字:茅盾、老舍、朱自清、林语堂等等,都是当时的90后。
那是个大师云集的时代,而大师们彼时都只有20、30岁,他们的成就——先不论学术和专业领域,仅仅是“白话文”成为主流这一点,就改变了中国人的书写和思维方式,一直影响到今天。
如果我们把眼光从文化拓展到科学、技术、政治、军事等更多领域,改变中国的又何尝不是当时的年轻人?
今天创业的年轻人们
今天的80后、90后们,也是同样的年纪。但在有些人看来,他们还稚嫩得很——不要说“改变中国”,甚至连“改变自己”都还不足以担当。尤其是在很多父母的眼里,不管孩子多大,都觉得他还是一个孩子。
这是因为今天的人不如100年前吗?也许是越来越少的人敢立大志向。
100年前的年轻人,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十几岁就立志要改变国家。而今天的年轻人,生活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里,二三十岁立志要开创一番事业,实在算不得是好高骛远。
甚至我觉得,这还晚了。我记得我是随着自己创业,到30岁开始才有比较清晰的意识去琢磨企业文化、战略规划这些问题,才有念头“要做一家受人尊敬的企业”。而现在我们的下一代,十几岁就有机会立志、有机会通过各种学习和交流,去认识自己、思考自己的人生定位,给自己的未来做规划——即便此时此刻的思考并不成熟,但是从无到有就是一种跨越。
诚然,立志并不等于成功,但它是良好的开端。不管是20岁还是50岁,与其去纠结年轻人靠不靠谱,不如问一问自己有没有人生的目标?
特别声明: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QQ:50376947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