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面膜行业的市场规模为207.5亿元,同比增长14.83%。2010-2017面膜行业规模增长率均保持在13%以上,高速增长的原因包括:面膜产品见效快、高频消费属性、价格亲民、生产成本低以及电商渠道购买便利等。
近年来,面膜行业领跑其他日化用品。2010-2017年面膜市场复合增长率达到15.8%,高于其他日化用品的复合增长率,爽肤水的CAGR为11.4%,护肤品、化妆品、润肤霜和洁面乳的CAGR分别为9.2%、8.7%、6.8%和6.4%。
面膜具有高频消费属性
与水乳等传统护肤品不同,贴片式面膜即拆即用,具备快消易耗品属性,国内盒装面膜一般小于8片,消费者购买频次较高。阿里数据显示,2016-2017年女性年均线上购买面膜产品3.3次,且年均购买频次超过3次年龄主要集中在19-35岁;复购率较高的主要集中19-28岁,复购率约60%。据全球互联网商业报告数据显示,面膜是中国第三大线上快消品。综上,面膜使用的便捷性、效用的即时性、价格的可承受性共同铸就了面膜消费的高频属性。
另外,新时代男士皮肤管理需求增速迅猛。据统计,2007-2017年我国男性美容护肤市场规模从31亿元提升至13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4.1%,高于同期国内化妆品8.2%的整体增速,男性皮脂分泌比女性旺盛,毛孔易堵塞,部分吸烟人士皮肤更易粗糙老化。随着现代社会中男士形象观念日益提升,面膜在男性潜在使用者中存在较大渗透空间。
面膜生产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量产
常用的贴片型面膜生产成本主要包括面膜纸、精华液、产品包装和加工费用。除生物纤维膜新型材料外,传统面膜纸的成本在0.8-2元/片之间。每升精华液(经勾兑)约产面膜40片左右,一般精华液的价格在100-500不等;加工方面,一条日产20万片的生产线价格在30万元上下。综合面膜材质、灌液、加工包装等开支,单片面膜的成本约在2-10元之间。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广州白云区有将近500家面膜厂商可以开展大规模面膜生产作业。综上,面膜生产门槛较低,适合大规模量产。
网购的便利性有效降低了面膜等化妆品的购买成本,客观上有助于购买与使用频次的提升。据统计,通过电商渠道购买化妆品的占比从2012年的10.2%提升至2017年的23.2%。另外,通过对比2017年各销售渠道销售增速,2017年电商渠道增速达45.0%,远超过百货、大卖场、大超市和化妆品专营店等的增速。此外,微商加速培养国内消费者的面膜使用习惯。微商渠道主打亲友、内容等营销手段,在朋友圈中广泛普及面膜知识,是国内面膜使用习惯普及的重要催化剂。
特别声明: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QQ:50376947删除。